二是出台了VOCs的治理政策标准。
此次环保督察还特别提出要对照三张清单,检验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是否落地。层级高、动作快、要求严,省内环保督察提速升级,背后传递了怎样的深意?强化环保督察保障开通公布投诉电话举报邮箱环保督察提速升级,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迫切需求。
于会文表示,现在有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督察新手段,老百姓也感受得到。三张清单即落实决策部署的资料清单、推动地方环境质量和总量控制的指标清单、梳理和推动整改的问题清单。督察期间,督察组将开展个别谈话、调研座谈,督察结束后形成督察报告,主要内容通过省级和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去年,四川省已完成对德阳、乐山、广安、泸州、达州5市的环保督察,今年3月底前将实现对其余16市(州)的环保督察全覆盖。目前督察组进驻的8个市,全部开通并公布了投诉电话和举报邮箱,已调阅8市突出环境问题及处理等方面的有关文件和档案资料2400余份。
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追责,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追责,对偷排漏排超排的追责,特别是督察来了就停、走了接着偷排的要重处。最近一周,四川省环保厅的办公楼几乎空出一大半各大处室的重要力量分赴8个市,只为一个目的:扎实推进四川省2017年第一批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全社会共同推进减排,重污染天气就会越来越少,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就会早一点实现。
今年1月京津冀区域小风的频率同比又上升了12.2%,高湿的频率上升了18.5%,平均气温同比上升了3.1度,共出现了5次大气重污染过程。当然也要发现,是否存在部门一岗双责不落实的问题、党政同责不落实的问题。下一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对工业源、移动源、生活源等多类污染源综合施策,在改善PM2.5同时遏制臭氧的污染,主要是4个方面:第一是对十三五的约束指标完成情况加强监督考核,推动各地对臭氧和PM2.5的协同控制。通过这种方式,督促地方不断把工作做扎实。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下一步有什么处理方法?另外有一些地方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现在一直在提煤炭市场管控从源头控制劣质燃煤进入市场,但还是需要地方到末端消费市场去查,如查处非法的储煤站或者什么,有没有可能在源头,比如说山西作为煤炭输出大省,能否把煤炭做一个细分,一些煤炭它作为民用燃煤散煤是劣质的,做电煤有可能的,有没有可能从源头上做一些细分工作?另外就是在石家庄采访时,他们从环保角度来说,这两年石家庄工业围城、燃煤减量这些问题,觉得没什么太大变化,而石家庄空气9月开始已经很差了,这说明从环境质量倒推有一些措施不太合理,或者落实不到位,这些情况我们在下一步考核或者督导上有没有进一步工作?赵英民:你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在落实《大气十条》过程中,如何把一些好的政策措施一抓到底,抓实抓到位的问题,无论是散煤替代,还是《大气十条》落实的各项工作,我想大家已经注意到,最近环境保护部领导正带队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一季度空气质量督查,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你说的这个问题。过去农村是以小蜂窝煤炉采暖为主,晚上基本上是卧室里面取暖,厨房等其他地方就没有取暖了。
对于有些企业涉嫌违法的案件,我们现在有环保和公安行刑衔接的制度,一些案件公安部门会介入。下一步,关于机动车污染防治的主要想法,还是要坚持车油路的统筹,主要采取6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实施好大气法。关于企业标准调整的问题,我国环境保护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对企业的排放标准调整有一整套的程序。赵英民:《大气十条》明确了2017年的工作目标,京津冀PM2.5浓度要下降25%,北京要达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
另外,在环境保护部联合京津冀三地开展的冬季燃煤煤质专项检查中,我们发现大概有1/4到1/3的抽样燃煤煤质达不到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加快制定农药、医药、涂料行业,还有无组织逸散的排放标准。车用汽、柴油的含硫量从2000年的1000ppm下降到现在的10ppm,降低99%,油的品质对机动车排放非常重要。这是一个民心工程,老百姓是非常欢迎的,关键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明确的任务要落实,落实到位。
目前,仍然有一些地方是环保部门单打独斗,有些部门在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有履职不到位的现象,这就是环保督察的重点。对于地方政府和部门查出来的问题,我们将根据情况,依法实施约谈、限批、问责等措施,督促相关地方查清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和责任。
预案工作越来越精确,越来越有指向性,我们应急工作的效果、效率越来越高,这是我们工作的方向。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难点。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2017年突出抓好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重点中提到,京津冀地区传输通道城市要实现煤炭消费总量的负增长,这个负增长相比去年还是2012年?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刚才看到了今年针对京津冀地区提出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治理措施,但是除了京津冀地区的2+26个城市以外,北方地区从去年入冬以来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比如说大家比较关注的山西临汾,前两天我们跟督查组去当地也去了解了情况,一个月前环境保护部约谈以后,当地也是在积极行动。第二,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您刚才提到机动车,不同城市机动车的贡献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目的是削减污染物排放。通过这些工作的推进,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推动经济更加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质量,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车辆停在那儿,又不熄火,会排放更多污染。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向地方进行反馈,一方面,督促地方严肃查处,推动整改到位;另一方面,对一些问题,新闻界的朋友也进行了曝光。
六是推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另外就是,空气质量的改善任务,按照法律的要求,首先是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所以不管是国家的重点区域还是非重点区域,首先是各级地方政府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赋予他们的法律责任。
所以说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和可核查性,是夯实应急预案非常重要的东西。赵英民:的确像你说的,环境问题其实是经济问题的一个反映,或者说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
材料里提到对空气质量恶化地区责任人进行问责,有没有具体的问责标准?这个责任怎么确定的?可能有些地方如果工作做到位了,最后还是没有达标,有没有一些具体标准来操作这种问责措施。散煤清洁化的替代工作涉及电网改造、输气管道建设、电价补贴等工作,需要保障工序、质量、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才能在供暖期到来之前完成相关替代工作,不影响居民冬季取暖。
强化对新生产机动车监管,加快重型车国六排放标准的制定发布进程。三是大幅度削减氮氧化物。要解决这30%的污染,需要我们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共同努力。只是跨省的环境保护部关注更多一点,所以大家看到的多一点。
随着污染源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许可证制度的落实,围绕着企业的排放行为更加依规依法,监管更加有效,企业的环境责任进一步加强,这本身也是排污许可制度设计的一个目的,可以解决您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四是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
大家注意到了,中央环保督察重点就是督察各级党委、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落实情况。三是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进一步落实。
二是配套《大气十条》实施,有专门的《大气十条》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这个文件里面对这些情况也有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包括未完成任务怎么办。每次应急预案来了,都大规模地督查,不能老是疲于做这些,预案到底有没有经过科学测算,效果究竟有哪些?赵英民:你说的这个问题非常准确,我们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所以,解决的方法是,既要加大抽查执法的力度,同时又能够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通过遥感的技术可以快速实现初步的筛查。我想这件事情,一方面我们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折不扣完成中央交代的任务;另外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乃至能源结构的调整,应该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环保部门经常会有很多的督查,很辛苦,但是感觉是各地党委和政府好像还是没有把环保放在突出位置,所以就这个问题怎么能够更好地解决?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有些企业反映,在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环保标准调整比较快,他们可能刚刚更新了环保设施、设备,下一年又要提出新的标准,企业负担还是蛮重的,对这方面问题有没有更科学的办法来应对?谢谢。细颗粒物也就是PM2.5的源解析表明,机动车成为许多大中城市主要空气污染来源,特别像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特大城市机动车排放,更是如此。
错峰生产扩大到钢铁、电解铝及化工行业光明日报记者:关于实施工业企业采暖季错峰生产,这个措施是否只是一个权宜之计。要构建国家机动车环保监管制度体系,依法实施新生产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公开,建立环保达标监督检查和环保召回制度。
因此,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首先要落实中央提出来的环境保护的党政同责,各个部门的一岗双责。过去烧煤,现在用气用电,会带来整个区域的能源结构改变、优化,甚至是能源革命。
总体分析而言,我们觉得主要是由于这4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么一个结果。另外,要控制臭氧污染,还需要控制氮氧化物和VOCs之间的比例,这个比例不对了,臭氧反而会增加。